电 话:0510-83766555
联系人:小岳、小许
邮 箱:yyy81212@163.com
关爱从我做起
——记护理员陈丽芳
对丈夫,她是妻子;对女儿,她是母亲;对公婆,她是媳妇;对父母,她是女儿;对颐养院的老人们,她是亲人。
她叫陈丽芳,惠山五保老人颐养院一名普通的护工。
人到中年的陈丽芳身穿颐养院工作服,朴实而又干练。家就住在附近的她,一天的工作常常是这样的:早晨6:30左右到岗,帮患有糖尿病的老人打胰岛素,为病中的老人换纱布、换尿不湿、帮着翻身以防褥疮,喂饭,然后清理打扫,换洗衣服,安抚情绪偏激型老人,看护智残老人以防不测,一直到下午5:00发放晚餐后交接班,5:20左右才下班回家。
作
为一名全护理员工,陈丽芳的工作要比普通护理员的更苦、更累、更脏、更麻烦,但她从来到岗位的第一天起,就满怀爱心,一天一天、一步一步地坚持了下来。全
护理楼层的老人们大都卧床不起,身患不同的疾病,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还常常生出许多意外。陈丽芳和她的同伴们总是不厌其烦,尽一切可能满足老人们的要求,
即便一日三餐,有的要吃饭,有的要喝粥,有的喜欢浓油赤酱,有的偏好清淡寡味,她都想办法与食堂联系,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前洲籍五保老人唐九中,有比较
严重的智障,刚入住颐养院时情绪反抗较为激烈,护理员给他喂饭,他不仅不吃还把饭喷到对方脸上、身上,为此陈丽芳坚持一天三餐给他喂饭,弄脏了马上收拾干
净接着再喂,这样一次一次不厌其烦,一天一天坚持不懈,慢慢的唐九中接受了认可了这个和蔼亲切的“阿芳”,现在一到饭点就笑呵呵的等着陈丽芳给他吃饭。一
次,院里其他老人和他玩,给他眼睛蒙上纱巾躲猫猫,唐九中怎么也抓不到其他老人,情急之中脱口而出:“阿芳,救我!”。一个从来都不曾开口说话的人居然清
晰的喊出陈丽芳的名字,当场把陈丽芳激动的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唐九中从开始不受大家欢迎的“淘气鬼”到现在一起玩耍的“开心果”,其中凝聚了陈丽
芳对待老人就像自己家人的真情实意。
陈 丽芳到颐养院工作前,曾在乡镇企业工作了十多年,后来又做过保险,开过烟酒店,在亲戚开的旅馆帮手,到了新的岗位,面对护理员这一陌生的职业和许多陌生的 并且常常是痛苦的面孔,她从未动摇过、退却过。说起这些,他非常感谢丈夫的支持和理解,丈夫告诉她:只要有爱心,用心去做,就一定会做好。每每带着十七岁 的女儿来到院里,见到老人时她都会让女儿喊阿公阿婆,这一声声略带羞涩却又真切的叫声不知令多少身无子女的老人胸涌暖流。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自己家里也有 大人,体会一下,将心比心就行了。”九十七岁冯毛度老人脸上长着一个怪瘤,看上去非常害怕,许多人都远远地躲着他走,只有副院长邹 每次看到他都主动上前打招呼,并凑近着与老人讲话以消除老人的自卑,这一细小的举动被陈丽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于是她和其他姐妹一起,象周院长一样对待老人。有时候老人的大便全部在地上,马桶也翻倒了,陈丽芳也不声不响,先安顿好老人,再擦地清洗。1月4日, 在她又一次为冯毛度喂饭时,老人倒在她手臂上离去了。她叫上了周院长,开始一起料理起老人的后事。说起这些,陈丽芳显得平常而又平静,她说也曾耳闻村上人 “千做万做佣人不做”的风言风语,但“自己首先要看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会做得好自己的工作”,她说“做工作就要象一盏灯,点到哪里亮到哪里。”